欢迎访问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改前沿   >   正文

“疫情与教育”成果公报--中医文化与生命教育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0-10-03

内容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医诊疗和预防显现出不同凡响的成效,昭示着中医传统文化对生命的深切理解。历史上医文融合、医哲相通,使我们更加确信中医文化蕴含着的对生命的意义阐释,与教育的真谛不谋而合。以中医文化与生命教育为切入点,用文献调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中医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及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中医文化和生命教育融合推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医 文化 生命教育

课题负责人  王春燕

课题组成员  朱姝 王瑞祥 刘红燕 刘巨海 李文华

引言

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春燕主持的2020年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疫情下中医药专业的教育现状与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20YZB004),参与人:朱姝、王瑞祥、刘红燕、刘巨海、李文华

本课题受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资助,主要研究疫情下中医药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研究以“疫情下中医基础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和“中医文化与生命教育”为两个切入点展开研究,提出相应改革对策。研究时间自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研究需形成公报2份,研究报告1份。

成果内容

1.问题缘起

2020庚子鼠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医也冲锋在前。大后方除了源源不断的暖心支援,全民“呆在家里也是战斗”,同时如何让学子们在战“疫”中成长?是我们同样的牵挂。喷涌而出的教育反思指向对生命的敬畏,呼唤着新时代的生命教育。与此同时,中医诊疗和预防显现出不同凡响的成效,昭示着中医传统文化对生命的深切理解。历史上医文融合、医哲相通,使我们更加确信中医文化蕴含着的对生命的意义阐释,与教育的真谛不谋而合。中医文化应当直面人生,面向下一代生生不息传承下去,新时代开展生命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也迫切需要从中医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养料。

2.研究内容与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文献梳理中医生命教育知识体系,通过对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实践,将生命教育融合入基础类专业课程中,于日常教学中逐渐渗透相关生命教育的内容。

3.研究结论

3.1疫病中医史的考察

通过对疫病史的考证,探究中医中的生命理解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回答中医上的“生命之问”,为生命教育需要中医中的生命理解进行铺垫。在此研究过程中,参编《天行——人类历史进程中的50场瘟疫》,现已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3.2溯源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中的生命教育

敬畏自然,遵循规律,是疫情面前进行生命教育的基础功课。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哲学与健康之道。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何谓天命?在当下的语境中,特别是面对当前的疫情,“天命”是自然及其规律,当然也包括生命及其特质;“畏天命”是顺应并尊重自然万物生命的规律以及人的生命成长的规律。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生命健康教育提供重要素材。

3.2.1道德教化,“大医精诚”的仁术思想

中医的“仁术思想”涵盖了儒家的“仁爱 ”与释家的“慈悲”之旨,认为“医乃仁术”,以“仁爱救人,赤诚济世”为最高境界 。 “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古至今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在《尚书·商书》中就已出现,到春秋时期,“仁”的思想得到极大发展。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理论范畴中,“仁”始终居于首要地位。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即以“孝悌”为“仁之本”;继而以忠恕之道将这种血缘关系推广至社会上所有的人,即“泛爱众而亲人”。其后,孟子继承发挥“仁”的思想,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随着孟子地位在北宋的不断升格、孟子学术思想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由于医学蕴涵有博爱济众的特征,加之理学中人对仁爱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医学逐渐被定名为“仁术”。明·王绍隆《医灯续焰》:“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把医学作为仁术,反映了古代朴素的人道观念,是对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的高度概括。首先是重生之术。从语言的表述上看,医乃仁术的关键词是“仁”,“仁”是儒家思想最核心的范畴,也是儒家精神最根本的体现。医乃仁术即是说医术是爱人、救治性命的技术,医学是爱人、拯治人类疾苦的科学。因此,医乃仁术是对医术、医学的定义,规定了医术和医学的性质。唐代名医孙思邀在《大医精诚》中写到:“凡大医治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中明确提出:“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清代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亦指出:“医,仁术也”。正因为古代医家认识到医学是救治性命的科学,为病人治病相当于救人出水火之困,故而医生能不避艰辛、甚至吉凶“一心赴救”,实践着医学的爱人精神。由此可见,中医文化蕴含着高尚的“仁爱孝悌”和“慈悲为怀”的道德情操思想,有利于学生对生命责任感的培养和良好的人格塑造。在此研究过程中,参编《齐鲁医学与文化》,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3.2.2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一切生命活动与自然息息相关,即“天人相应”。《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因此作为个体的生命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行事,鼓励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3.2.3珍爱生命,“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思想

中医理论、药食同源、针灸知识、疾病知识等对于把握生命规律,合理饮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疾病观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早在《易经》中就有治未病的思想,《周易·下经》云:“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豫,通预)防之。”《文言·乾》载:“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本句经文告诫人们要知进退、知存亡,防止事物向对自己不利的方面转化。这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就是“治未病”的体现。“未病”一词由来已久,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还有一处是“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再就是“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难经》进一步阐发了治未病的含义,将《黄帝内经》的“治未病”原则具体化。《难经》“治未病”的内容主要反映在《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也有论及:“上工治未病,何也?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既病防变”的意思。孙思邈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千金要方 》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研究颇深,明确提出了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如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中医的养生观念重视一己之生命。中医养生以“上工治未病”为理念,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养等来实现机体“天人相应、阴阳平衡”的最佳状态,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吻合。中医生命观教育有助于对生命的重视,珍惜只有一次的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本真,善待他人生命,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3.3借助课程、教学和科普等平台与方法,多种途径实施中医视域下的生命教育

3.3.1教学中启发式教育,由单一知识传授走向价值引领。

本研究在传统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课程本身体现出的中医魅力,引导学生从网络中获取中医思想,从中医思想中提炼中医概念,从中医概念体会生命教育,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统一。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疫情的发生导致大量的线上课程的出现,化危机为契机,充分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让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更受师生欢迎,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超过传统教学模式而非昙花一现,将传统的知识传授提升为价值引领。

3.3.2科普著作渗透式教育

对于中小学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命教育,照本宣科式必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团队前期已出版多部科普著作,采用中小学生喜读爱读的形式,进行中医生命教育的普及和推广。研究期间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之前一直在推行的中医药文化进社区的活动暂停。

4.政策建议

4.1制定中医生命教育的相关政策、课程体系

通过对中医生命教育发展历程的梳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但是在具体内容层面,及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仍需出台具体规定。

4.2提升教师生命教育素养

从教育的本质上来说,生命的存在既是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教育的最终旨归。可以说,教育的最高目标就在于使我们认识并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尤其人的生命成长规律,尊重并理解生命特有的意义,保护生命,善待生命,积极生存,健康生活,独立发展,进而实现人的生命的最大价值。教师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这个时间关口,更需要借助于学科教学,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挖掘中医文化与生命教育的的内在关系,提升教师个人的生命教育素养。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