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存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
由于对自己生存能力的忧虑,这些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相处方面,甚至会表现出讨好学生的行为。比如上课讲一些学生爱听的东西,而不是有用的知识,比如故意布置很少的作业让学生喜欢自己。而有些老师则会时时刻刻地琢磨如何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让学生服从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而不是如何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因此总的来说,大部分处于这一阶段的老师关心的问题还不是教学的问题,而是人际关系问题。
随后进入情境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如“内容是否充分得当”、“如何呈现教学信息”、“如何掌握教学时间”等。传统教学评价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大学教师的道德情操决定其不可能通过知识的传授而致富。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经济或者名誉而忽视对学生的传道,势必出现一些教师“老板化”,将学生作为自己谋钱、谋利的工具,剥削、压榨学生!大学教师在知识传承时中就不应该考虑自己是否会由此获得多少利益,而应该思考人类是否会由此获得多少好处。大学教师就是以传道为已任,费希特认为学者的使命是“他们将在不同范围内以自己的学说或行动,或者以这两者,再对人类发生强有力的影响,不断传播他们自己所获得的教养,处处造福于跟我们休戚与共的同胞,把他们提高到更高的文化阶段。”关注学生阶段的大学教师的重要使命就是教学,大学教师在研究高深学问的基础上,不仅仅是与那些具备极高天赋的学生进行讨论,而且还能够进行教学工作,将人类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果仅仅停留于对学生的关注,这只是引导人们是如何知道已知的,而不是去努力获得新知识。故大学教师不能只是“教授”——在道义上的一个知识传授者,作为“传道者”的大学教师还肩负更高的使命——对传统的反思。大学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须对已有知识产生怀疑,去认识未知世界,而发现与生产新的知识。
作为新时代高校教师,需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忠诚于人民教师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具备专业知识素养,精深专业知识,广博文化基础知识,必备教育教学知识。注重专业能力素养,精通组织管理,组织教学,自我调控与反思。还需具备强健的专业心理素养,即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维持好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健康的人格。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还需要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2022年新入职教师 中医药创新研究院周苗苗心得体会)